pdf电子书免费下载_爱书吧

当前位置: 主页 > 其它 > 文化 >

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 pdf下载

时间:2022-10-0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内容简介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以开阔的思路,生动的语言,从琴棋书画、中医中药、文学艺术、民间工艺、武术、美酒、淡茶、民间杂技等方面入手,以丰
 
 
 
内容简介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以开阔的思路,生动的语言,从琴棋书画、中医中药、文学艺术、民间工艺、武术、美酒、淡茶、民间杂技等方面入手,以丰富的知识和史料,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编辑推荐
 
一条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捷径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传统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是帮助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捷径。
一本浓缩中华文化精华的储备书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琴棋书画、中医中药、文学艺术、民间工艺、武术、烟草、美酒、淡茶、民间杂技等,无不在世界文化史上大放异彩,各自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在历史的路途上散发着迷人的光芒。这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可以独立写成一部洋洋大观的巨著,让读者充分领略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为方便读者了解,《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选取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内容,作简单介绍,只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本可以提升自身素质的文化读本
一个人的文化知识和常识往往是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可以提升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常识,有利于我们完善个人素质,从“没文化”变得“有文化”。
一本轻松有趣、方便休闲的理想读物
《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多个读者最感兴趣且最实用的传统文化常识,既是一本精华版的、方便的传统文化百科辞典,又可以成为休闲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快餐,是方便快捷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常识、扩大文化视野的理想读本。
一个为你提供与人聊天话题的知识库
《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让你不知不觉成为会聊天的人。有了这么多的知识储备,你再也不用担心没有话题,聊天冷场了。
推荐阅读:“每天读一点”系列之《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每天读一点世界艺术史》《每天读一点世界战争史》《每天读一点国学 常识》《每天读一点二战史》《每天读一点世界史》《每天读一点中国史》!
 
 
 
作者简介
 
张泽云,男,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文专业。对中国近代现代史,中国传统文化深感兴趣,出版过《中国考古文化》《与佛教零距离》等书。
 
 
 
 
目录
 
第一章 琴棋书画——方寸间的艺术情思
第一节 乐器乐律与艺术成就
舜以五弦琴治天下 002
琴音与“九德” 003
探索琴、瑟和谐的秘密 003
《阳春白雪》与曲高和寡 004
第二节 琴音里的千古美谈
高山流水觅知音 005
蔡中郎与焦尾琴 006
司马相如与《凤求凰》 007
蔡文姬与《胡笳十八拍》 007
古曲《广陵散》的失传 008
欧阳修抚琴疗病养身 009
第三节 古代名棋与对弈棋局
帝尧造棋的古老传说 010
楚河汉界与中国象棋 011
第四节 棋人棋事洒清风
谢安下棋稳军心 012
梁武帝与围棋高僧 013
“常胜将军”宋太宗 014
徐达和胜棋楼 015
“名誉七段”段祺瑞 015
第五节 古代书法的字里千秋
篆书与篆刻 017
汉隶的波磔之美 018
别具一格的魏碑 019
唐太宗与“书圣”王羲之 020
颠张醉素 021
颜筋柳骨 022
宋代皇帝与“尚意”书风 023
爨宝子碑 024
第六节 格高思逸的绘画之美
岩画的原始之美 025
神奇的彩陶绘画 026
秦汉绘画的绚丽多姿 027
规模宏大的佛教壁画 028
艺术高超的人物画 029
第七节 独具一格的绘画名家
才绝、画绝、痴绝的顾恺之 031
王维的诗情与画意 032
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 033
绘画天才和疯子——八大山人 034
写意鼻祖徐渭 035
第八节 名画背后的传奇故事
千年痴情《洛神赋图》 037
《唐宫仕女图》的丰腴之美 038
《清明上河图》与北宋市民经济 040
《雪夜访戴图》的成画故事 041
第二章 古典文学——雅俗共赏的艺术宝库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诗歌艺术
《诗经》和我国诗歌的起源 044
浪漫主义的开篇——《离骚》 046
曹植和五言诗 047
“李杜”和盛唐诗歌 048
词的起源——敦煌曲子词 050
词人柳永的梦幻人生 051
张养浩的千古之叹 053
第二节 光怪陆离的小说世界
小说的起源——古老的神话 054
《搜神记》和《世说新语》 056
唐宋传奇的发展新高度 057
明清小说和明代四大奇书 059
别具一格的《品花宝鉴》 060
第三节 异彩纷呈的戏曲艺术
梨园鼻祖和戏曲的诞生 062
元曲四大家 063
“第六才子书”——《西厢记》 066
“百戏之祖”昆曲 067
汤显祖和《牡丹亭》 069
南洪北孔 070
国粹京剧 072
第三章 中医中药——传统医学的智慧结晶
第一节 天人相应的中医文化
中医的雅称 076
简说中医“四诊” 077
第二节 古代医家的集大成者
医仙华佗与麻沸散 079
医圣张仲景的救世之道 080
葛仙翁的炼丹术 081
医学领域的实干家李时珍 082
女医学家鲍姑的故事 083
妙应真人孙思邈 084
名医钱乙与六味地黄丸的故事 085
第三节 帝王与中医的趣闻趣事
扁鹊先生与桓侯讳疾 087
名医淳于意与肉刑的废除 088
朱元璋的药引子 089
康熙与地黄汤的故事 090
第四节 集天地之精华的中药文化
神农尝百草的历史传说 091
古代社会的用药风潮 092
中药的七情配伍 094
第五节 品读古代医药名著
《黄帝内经》的成书传说 096
王惟一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097
宋慈和《洗冤集录》 098
吴又可和《瘟疫论》 099
太子参缘何未入《本草纲目》 100
第四章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艺术瑰宝
第一节 中华武术发展历程及武艺
武术的起源及其发展 102
江湖也有规矩——武德 104
天下功夫出少林 105
第二节 比武术更诱人的武侠文学
武侠小说的演变 107
“奇幻仙侠”还珠楼主 108
“开风气者”梁羽生 110
“武林盟主”金庸 112
“武学大家”古龙 113
第三节 著名的武术家
杨露禅与太极拳 115
“中华第一保镖”杜心五 116
五可歌可泣的“大刀王五” 117
“神力千斤王”王子平 118
一代宗师霍元甲 119
韩慕侠的大刀队 120
第四节 著名兵器及运练高人
七星龙渊和伍子胥 121
春秋霸主和越王勾践剑 122
武圣关羽与青龙偃月刀 123
俞大猷与少林棍法 124
第五节 武术的延伸——游戏杂技
最古老的足球运动——蹴鞠 125
千奇百怪的幻术 126
上层贵族的投壶宴饮 127
凤凰衔书 127
秋千 128
身临其境的仿声口技 128
庙会与狮子舞 130
迷人的烟火 131
弄剑 131
皇家冬季的冰嬉消遣 132
第五章 饮食厨艺——舌尖上的美食盛宴
第一节 风雅的饮食之道
原始社会茹毛饮血的饮食文化134
烹调的出现 135
饮食养生第一人彭祖 136
烹调的鼻祖:伊尹 137
第二节 名人与美食
被烹煮的西施舌 138
杨贵妃与贵妃鸡 139
王允与貂蝉豆腐 140
苏东坡与东坡肉 140
诸葛亮发明包子为救人 141
第三节 传统节庆饮食
咬萝卜“啃春”的由来 142
正月十五吃元宵的来历 143
寒食禁火饧大麦粥 144
端午吃粽子的习俗 144
杨贵妃与中秋月饼 145
腊八节与腊八粥 145
第四节 历史久远的八大菜系
海鲜主打的胶东菜 147
古老与前卫相结合的广东菜 148
酷炫麻辣话川菜 149
奢侈又清淡的闽南菜 150
苏菜与《随园食单》 151
浙菜精品西湖醋鱼 152
京菜及其代表谭家菜 153
徽菜及其一绝“绩溪一品锅” 154
第五节 独具特色的中华宴席
康熙大寿与满汉全席 156
孔府宴 157
全鸭席 157
流水盛宴——洛阳水席 158
第六章 烟酒茶——嗅味的双重体验
第一节 烟雾迷离中的精神体验
烟草,一种神奇的植物 160
国人与烟草的第一次亲密接触161
从水烟袋到鼻烟壶 161
第二节 与烟草展开的精神抗争
崇祯皇帝禁烟 163
纪晓岚戒烟 164
齐白石戒烟吟对联 165
第三节 千载飘香的饮酒文化
仪狄造酒与酒的起源 167
从青铜酒器到金银酒器 168
武松打虎和白酒的出现 169
茴香豆与黄酒完美搭配 169
“流觞曲水”的绝唱 170
第四节 中华名酒的传奇故事
茅台酒的传说 172
醉倒杏花村的贺鲁将军 173
古绍兴嫁女必饮女儿红 174
二郎镇里话郎酒 175
第五节 推杯换盏话酒趣
越王勾践箪醪劳师 176
竹林七贤和酒 177
魏文帝与葡萄酒 177
刘玄石与千日醉 178
贺知章金龟换酒共言欢 178
唐伯虎“佯狂使酒” 179
酒瓶里的史学大师王钟翰 180
第六节 流溢芬芳品茶道
探访茶树的发源地 181
茶圣陆羽与《茶经》 182
迢迢万里的茶叶贸易 183
古代文人斗茶趣谈 184
古代名茶大观园 185
第七节 茶人茶事
诸葛武侯与普洱茶 188
第一个女茶师李冶 189
王守仁喝茶设县 190
鲁迅的茶膏 190
老舍和《茶馆》 191
古镇周庄的“阿婆茶” 192
第八节 奇异的少数民族茶文化
品味白族“三道茶” 194
拉祜族的烧茶和烤茶 195
茶叶里加盐巴的怒族 195
藏族的酥油茶的起源 196
布朗族酸茶的独特味道 197
傣族清幽竹筒茶 197
基诺族的凉拌茶 198
第七章 古玩器物——温润古朴的艺术之美
第一节 中国的代名词——瓷器
唐三彩 200
宋代名窑 201
景德镇和青花瓷 203
第二节 文房四宝
笔 205
墨 206
纸 208
砚 209
第三节 玉器
玉的分类 211
四大名玉 212
翡翠 214
玛瑙 214
古代玉器的鉴定 215
第四节 历史文明的幽光——青铜器
神秘礼器大盂鼎 217
“镇国之宝”后母戊鼎 219
飞旋的莲鹤方壶 220
三星堆青铜器 220
第五节 琳琅满目的饰品
玉佩传递的绵绵深情 222
凤冠霞帔 223
发簪的古典神韵 223
内涵丰富的耳饰品 224
军用扳指的蜕变 225
辟邪去灾长命锁 225
第八章 民间工艺——精美绝伦的民俗瑰宝
第一节 独具匠心的民间工艺品和艺术画
传奇年画圣地杨柳青 228
中国一绝高密扑灰画 229
技艺高超的芜湖铁画 230
别具情趣的羽毛工艺画 231
始于宫廷的麦秸画 232
彩纸里的传奇故事 232
第二节 历史悠远的风筝文化
清明节与风筝的发明  234
宋徽宗与《宣和风筝谱》 235
风筝魏的传奇故事  236
鸢都潍坊的风筝工艺  237
弦响碧空的南通风筝  237
第三节 扎根民间的泥塑文化
泥巴里生出的艺术品 239
色彩纷呈的凤翔泥塑 240
“大阿福”和它的传说 241
泥塑艺人张明山 242
有趣的淮阳泥泥狗 243
第四节 摇曳生姿的皮影艺术
汉武帝与傀儡戏的发明 244
傀儡戏与古典文学 245
皮影的制作工艺 246
第五节 独具特色的皮影表演
黄土地上的陕西皮影 248
掐喉方言的滦州特色 249
江浙一带的皮囡囡 250
古朴的四川灯影戏 251
甘肃皮影 251
 
 
 
点击下载: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
(访问密码: 7509)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