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我们必须先体会到: 我们现在所认定的「我」,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我」。 我们其实比可见的形体要大很多。 如何将意识从肉体次元拓展到能量体次元、意念体次元,并触及自性本体次元,本书揭示的宇宙真相,将引领您回返条灵性之路。 人从投胎入人体、到呱呱落地,到年纪稍长学习做父母亲心中的好孩子,到入学努力做好学生,到脱离父母进入社会学习做好公民,人的一生可以说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为了能适应社会环境,应付生活不断遭受的挑战和威胁,我们不停地调整自己,我们的本性也不断地被扭曲,渐渐的,在这个扭曲本性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了另一个「我」。现在我们认知的「我」,事实上是经过了一个遗忘的过程所形成的另一个我,和最初来到这世界上的我,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自我疗愈」就是重新寻回自性本体的过程。 首先要了解的是:人不只是单一肉体的存在,人是一个多层次元的互动系统,人的多重能量存有包括了——肉体、能量体、意念体和自性本体四个次元。以这样的眼光为基础,来看我们人类身体功能的运作,才可能再进一步往下谈疗愈,因为疗愈不是只发生于肉体的层次,疗愈必须是在多层能量次元体系才能发生。 在了解人类四个层次的次元之后,我们就能明白,发生疾病的原因,以及如何治疗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我们了解到自己不是一个寻找灵体的肉身,而是一个存在于肉身的灵体之后,我们会对于以往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痛苦经历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帮助读者清楚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和责任。 编辑推荐 我们必须先体会到:我们现在所认定的「我」,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我」。我们其实比可见的形体要大很多。如何将意识从肉体次元拓展到能量体次元、意念体次元,并触及自性本体次元,本书揭示的宇宙真相,将引领您回返条灵性之路。人从投胎入人体、到呱呱落地,到年纪稍长学习做父母亲心中的好孩子,到入学努力做好学生,到脱离父母进入社会学习做好公民,人的一生可以说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为了能适应社会环境,应付生活不断遭受的挑战和威胁,我们不停地调整自己,我们的本性也不断地被扭曲,渐渐的。.. 作者简介 赛安慈博士(Anthony Sainz, Ph.D.)任教於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社工系研究所,教授「社会研究方法」及他首创并研发的「灵性与疗愈」。 除了积极培训疗愈专才之外:赛博士也将疗愈带回他的工作岗位,他在学术界大力提倡疗愈学,是首位在美国大学研究所开创有关能量疗愈课程的学者,从一九七七年起,在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社工系研究所教授「灵性与疗愈」,这是美国第一个疗愈理论与体验同步进行的硕士班课程。赛博士目前除了继续教授硕士班「灵性与疗愈」外,正积极为校方筹建硕士后「全方位疗愈教研中心」。 吴至青博士(Chih-Ching Wu, Ph.D.)祖籍广东恩平、生於台湾高雄,毕业於台北市金华女中、北一女中、政大新闻系,曾任《大华晚报》记者、《仕女杂志》编辑,八○年代受聘於新加坡广播电视台任职新闻主播,两年后转赴美国求学,先后就读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Hunter College, CUNY)硕士班,及私立纽约大学(NYU)博士班,主修语言病理学。目前在纽约的私人诊所执业。 除了专业语言治疗之外,吴至青博士也是专业疗愈师。在台湾的培训己进行八年,近三年也为「香港大学行为健康教研中心」提供疗愈培训课程。她与赛博士结褵二十二年,育有一双儿女赛明环和赛宗环。 目录 推荐序1 找到自己,还我面目 推荐序2 我的疗愈奇缘 推荐序3 信任自己 在的能耐 推荐序4 在生命大戏中,从演员到导演 前言1 疗愈这回事——我的探索历程 前言2 疗愈就是找回自我的过程 第一章 疗愈——先从物理学出发 第二章 我是谁——人的四次元 第三章 忘了我是谁 第一节 创伤是福分 第二节 低层自我 第三节 形象自我 第四节 防御 第五节 面具自我 第六节 高层自我 第四章 我变成了谁——五种人格结构 第一节 分裂型人格 第二节 口腔型人格 第三节 忍吞型人格 第四节 控制型人格 第五节 刻板型人格 第五章 气轮 第六章 如何疗愈自己? 第七章 高次元的自我疗愈 点击下载:还我本来面目 (访问密码: 7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