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本书在美国大学已有使用了十余年,目前被欧美许多重要大学用于“程序设计语言”或者“软件系统”课程。本书适合高年级本科生或者一年级研究生使用,许多内容对专业程序员也很有价值。本书作者Michael Scott是计算机领域的著名学者,译者是北京大学的裘宗燕教授,他熟悉专业,译笔流畅,是一本难得的著、译双馨的佳作。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斯科特(Scott Michael L.) 译者:裘宗燕 Michael L.Scott是罗切斯特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教授,1996至1999年任系主任。他是Lynx分布式程序设计语言的设计者、与他人合作设计了Charlotte和Psyche并行操作系统、Bridge并行文件系统、Cashmere分布式共享存储系统和MCS互斥锁。他在1985年由麦迪逊的威斯康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裘宗燕,北京大学数学学院信息科学系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程序设计语言和符号计算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国内著名译者和作者,翻译出版了多本国外计算机经典名著,如《C++程序设计语言(特别版)》、《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第二版)》,深得国内读者好评。 目录 前言 第1章 引言 1.1 语言设计的艺术 1.2 程序设计语言的谱系 1.3 为什么研究程序设计语言 1.4 编译和解释 1.5 程序设计环境 1.6 编译概览 1.6.1 词法和语法分析 1.6.2 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 1.6.3 目标代码生成 1.6.4 代码改进 1.7 总结和注记 1.8 复习 1.9 练习 1.10 有关参考文献 第2章 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 2.1 描述语法:正则表达式和上下文无关文法 2.1.1 单词和正则表达式 2.1.2 上下文无关文法 2.1.3 推导和语法分析树 2.2 识别语法:扫描器和语法分析器 2.2.1 扫描 2.2.2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语法分析 2.2.3 递归下降 2.2.4 语法错误 2.2.5 表格驱动的自上而下语法分析 2.2.6 自下而上的语法分析 2.3 理论基础 2.3.1 有穷自动机 2.3.2 下推自动机 2.3.3 文法和语言类 2.4 总结和注记 2.5 复习 2.6 练习 2.7 有关参考文献 第3章 名字、作用域和约束 3.1 约束时间的概念 3.2 对象生存期和存储管理 3.2.1 基于堆栈的分配 3.2.2 堆分配 3.2.3 废料收集 3.3 作用域规则 3.3.1 静态作用域 3.3.2 动态作用域 3.3.3 符号表 3.3.4 关联表和中心引用表列 3.4 引用环境的约束 3.4.1 子程序闭包 3.4.2 一级和二级子程序 3.5 重载和相关概念 3.6 语言设计中与名字有关的缺陷 3.6.1 作用域规则 3.6.2 分别编译 3.7 总结和注记 3.8 复习 3.9 练习 3.10 有关参考文献 第4章 语义分析 4.1 语义分析器所扮演的角色 4.2 属性文法 4.3 属性流 4.4 动作例程 4.5 属性的空间管理 4.5.1 自下而上求值 4.5.2 自上而下求值 4.6 语法树的标注 4.7 总结和注记 4.8 复习 4.9 练习 4.10 有关参考文献 第5章 汇编层计算机体系结构 …… 第6章 控制流 第7章 数据类型 第8章 子程序和控制抽象 第9章 构造可运行程序 第10章 数据抽象和面向对象 第11章 非命令式程序设计模型:函数式和逻辑式语言 第12章 并发 第13章 代码改进 附录A 本书中提到的程序设计语言 附录B 语言设计和语言实现 参考书目 索引 点击下载:程序设计语言 实践之路 (访问密码: 7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