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不是完全独立的,他时时刻刻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操纵,比如,孩子会受到家长的操纵,夫妻之间也会相互制约,员工在职场中也会被他人利用,这些操纵,我们通常并不能直观地觉察到,但却会让我们进退两难。更严重的是,有些人通过一系列的控制(诱导、威胁、混淆视听、灌输信息等)手段,可能会让我们的大脑在不知不觉中听命于他,从而彻底丧失对自我的掌控。 [1] 洗脑与反洗脑,操纵与反操纵,影响与反影响,人际关系中永恒的主题,被洗脑和被操纵总是让人不悦,即使你的头脑没有意识到被人左右的局面,你的心灵也会发出种种信号,让你因陷入纠结、两难、犹豫的境地而困苦。而一旦摆脱被洗脑和被操纵的局面,你的心灵会得到自由而奔放,你的头脑会恢复理性而清晰,你的人生豁然而开朗。博弈心理学,就是一门让人摆脱这些人际交往困境的学科。 人际交往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心理博弈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无论你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只要你还在与外界发生着信息交换、人际往来,你就无法阻止心与心之间的较量,无法避开人与人之间的博弈!本书立足于心理学、行为学、博弈论等,揭露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受到的来自社团组织、商业机构、媒体宣传的洗脑现象,以及父母、恋人、朋友、上司、同事、推销人员,甚至是陌生人对我们进行情感操纵和心理影响的各种现象,及其背后的实质,旨在让读者了解博弈规律,了解人性特征,了解社会的阴暗面,掌握反操纵手段,掌握驭人策略,以巧妙的博弈技巧达到取胜目的。 作者简介 陈玮,知名心理学家,畅销书作家。专注于情绪、人格与人际交往等心理学领域研究数十年,颇有建树。以透彻直白的语言风格,帮助读者解决人际互动中的心理建构问题。著有畅销书《博弈心理学》《微人格心理学》《别让情绪失控害了你》《别让不会说话害了你》等。 目录 第一章 人与人的交往就是心与心的博弈 人际关系博弈,事实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内心较量。在职场、商场、情场中,这种产生于人际博弈过程中的洗脑与反洗脑、影响与反影响、操控与反操控几乎无处不在。只有站在博 弈层的最高点,客观看待、冷静分析心理博弈的规律,并塑造 一颗强大的内心,培养一种缜密的思维方式,才能察觉他人对 我们的操纵,用最有效的策略克敌制胜。 打赢思辨之战,抢占心理博弈的制高点 博弈双方,是依存还是制约 人际关系中的影响力:你是如何被外界塑造的 操纵者的阴谋:你知道自己被别人控制了吗 如果有人入侵了你的大脑 塑造内心强大的自己,与控制者进行对决 第二章 谁在控制你的大脑 输入信仰,并让他们成为教徒”“利用暗示,让他听你的 指挥”“攻击你的弱点,让你依赖于他”……这就是“洗脑者” 让你服从的秘密,而你绝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察觉到!在我们的 生活中,这种洗脑式入侵无处不在。他们的手段有多种,但都是以扭曲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为目的的。只有懂得鉴别洗脑者和 洗脑方法,才能有效地警惕他人控制我们的大脑。 人的大脑可以被他人塑造吗? “迫不得已”的选择:你真的是自愿的吗? / 哪些人最容易闯入你的大脑——识别洗脑者 暗示的真相:有人潜伏在你的潜意识里 刺激和诱导:利用条件刺激,改变你的行为模式 / 信息输入:灌输超负荷信息,使你的大脑陷入疲劳 最有效的控制工具——欲望和恐惧 / 趁虚而入的最佳时机——孤独和无助 让你的行为不受自我控制——极限状态 / 什么样的人容易被洗脑——警惕他人入侵 第三章 发现潜伏在你身边的操纵者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被他人操纵着,每个人也可能就是隐 藏着的操纵者。操纵者们带着各式各样的面具,潜伏在你的身边,以各种手段,将你玩弄于股掌之间。他们有的看起来很友善,让你十分信任;有的则很有威信,让你无法置疑,但他们的操纵行为却常常使你进退两难,压制自己的真实意愿。现 在,就让我们揭开他们的面具,识破各种类型的操纵者吧。 小心!他正在操纵你 揭开操纵者的面具——他在控制你吗? 热心型:“我对你这么好,你该怎样报答我?” 魅力型:当操纵者有了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友善型:他看起来好像很善良 专制型:“我才是最有道理的” 权威型:越有学识,越能够“诱导”你 无辜型:越可怜的人,越可怕 自我压制型:建立在虚幻之中的控制关系 第四章 你是怎样进入操纵者的陷阱的 深谙心理操纵技巧的人,会以各种方法对你的行为进行控 制,以满足自己的利益;同时,我们自己也可能“姑息养奸”,纵容他们的行为,就如同法国作家西蒙?波娃所说:“我和所 有人一样,一半是同谋,一半是受害者。”我们只有对他们的操纵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避开他 们对我们的掌控;也只有深入分析自己的特质,才能真正塑造 一个独立的、不受他人控制的自己。 心理操控的本质是欺骗 原来我们只是他们的玩偶——非对等的关系 你是受害者,也是同谋——忍气吞声的后果 / 你容易被操控吗?——被操纵者的几种特质 批判者的用意:他在故意贬低你 / 挑拨的背后:如果身边的人都远离你,当心有人离间 利用信息的不透明性,引导你产生联想 反对你的人只是为了追求存在感 摆脱操纵:我的生活不需要你的指导 第五章 心理暴力和情感勒索 最危险、最不易察觉、最难于防范的操纵和情感勒索往往 来自于我们最亲密的人!他们对我们的弱点十分了解,并且深 知我们出于对情感的需要,会无条件地做出妥协,因此,他们总 是习惯性地向我们索要回报,或者让我们绝对服从于他们。这种操纵大都是从我们内心最深处着手的,会对我们造成看不见 的伤害,我们将这种行为称为“心理暴力”。 心理拉锯战:越亲近的人越危险 情感勒索:人际关系中的软暴力 冷暴力:感情世界里的无声对峙 过度依赖:丢不开的麻烦 过度付出:当他(她)用全部去爱你 逆向行为:“我太了解你了!” 聚光灯下的存在感:“你们只能关注我!” 毫无责任感:“这不关我的事!” 利用负罪感:“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 绑架赞美:“求评价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你表扬我。” “锋利”的玩笑:“我不是故意损你的。” 第六章 “潜移默化”的力量:你正在被他人影响 你的行为和想法都是听命于你本人的意愿吗?对我们大多 数人来说,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的想法、意念、思维、行动, 甚至情感体验,无不被周围的人们影响着。这些影响,有些是 积极的,但更多的是消极和有害的,它们让你处于矛盾和迷茫之中无法做出理智的选择,它们一直在绑架你的人生。洞悉这 些负面影响,才能找到冲出牢笼的出口。 因为看不见,所以残忍——录音带效应 心理距离越近,越容易被影响——熟悉效应 对情境的再定义——哈洛效应 失控的角色扮演——路西法效应 唤醒心中的怪兽——群体效应 他们是如何利用传统观念来捆绑你的——答布效应 当思维被“成功理论”所引导——“成功学”的陷阱 谁才是“坏人”——道德绑架 第七章 想要攻克他,先得看穿他 反操纵的前提是对对方有足够的了解,只有面对一个清晰 而具体的敌人,我们才能相应地采取有效的策略。而反操纵首 先就应该做到“反欺骗”。操纵者深谙隐藏之道,绝不会轻易 将真面目示人,只有利用一定的鉴别技巧、刺激手段,我们才 能真正看穿他们的想法,挖掘他们人性深处的秘密! 没有完美的谎言,只有不够高明的识谎技巧 眼角眉梢的秘密:原来他不只是在笑 从眼神的表达识破他内心的真相 / 通过刺激源,揭开人性的伪装 设定语言陷阱:用假信息打探出你要的信息 / 故意激怒对方,让其暴露出本来面目 侧面效应:在与别人交往时,他才能表现出真实的自己 第八章 利用反向博弈,干扰对方的心理 谁说博弈就只能是针锋相对的较量?真正充满智慧的博弈 手段,是以一种类似于“障眼法”的方式,进行反向博弈。如 果你很强大,你就故意示弱;如果你并不自信,那就假装强 大;如果你能洞察一切,可以装成一个“笨人”;如果你心思 缜密,那就试着犯个小错。这种“装”出来的博弈,会在对方 的意识里形成一个假象,也更容易达到你自己的目的。 制造错觉,感性的冲动比理性的思考更容易控制 告诉他“你一定行”,哪怕只是安慰 如果很有把握,那就假装示弱——有底气的情况 让自己看起来很强大,从气势上压倒他——没底气的情况 装可怜,同情心会让对方卸下防备 心理误导,让对方以为自己占了便宜 藏起精明的自己,扮演笨拙的人——伪装的艺术 故意犯错误,消除对方的戒备——犯错也是种博弈技巧 第九章 扭转思维,改变行为:教你不动声色地反客为主 如果你总是在人际交往中处于下风,那么很可能是你的思 维出了问题。试着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解剖,让思维从固守的框 架里解脱出来,并采取适当的行为,主动影响对方的心理和想 法,就能在博弈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走不出的笼子——看他如何绑架你的思想 理性看待自己,不要活在他人的评价里 别让欲望吞噬你的理智 制造恐惧心理,让他心甘情愿地服从你 引导他参与你的计划,让他主动为你所用 利用出其不意的博弈策略,使对方从心理上趋于被动 “黑脸——白脸”战术:刚柔并用的心理掌控术 第十章 博弈的和解:化敌为友是最高明的应战策略 如果攻克不了他,那就把他变成你的战友吧!在心理博弈 中,应该学会放低自己的身段,以友好的方法让对方接纳自 己。去赞美你的对手,迎合你的敌人,软化他们的敌意,将对 峙局面变为互利双赢的结果,你就能成为这场心理战中最大的赢家。 打破对峙局面,狭路相逢就一定是敌人吗——猎鹿效应 让步——老实人的博弈筹码 将“讨厌鬼”变成好朋友 只有不合适的价码,没有收买不了的人心 换位思考:像青蛙一样去思考,你就读懂了池塘 适度贬低自己,能巧妙地捧高对方——“捧人”的艺术 第十一章 说服的心理战术:让他心甘情愿听你的 了解了对方的动机和想法,能够做出相应的反应,你才能 说服对方。完整的说服是以思维方式为引导,以声音为载体,以行动为辅助。在说服对方的过程中,你的语言是否能够恰好 击中对方心里的那根弦,就决定了你与对方的交流是否畅通。能表达出最准确的意思,并以恰当的方法引导对方的想法,你就成功了一大半! 疲惫战术:在他疲惫的时候进行说服更有效果 互惠原则:“我让步,你付出” 沉默战术:适时地沉默能够带来强大的威慑力 接种效应:提前打好预防针,将负面影响减至最小 单一诉求效应:集中一点式的强调,“轰炸”他人的思想 图像比嘴会说话,故事比道理更动听 第十二章 别做“好人”,做个有魅力的“坏人” 如果你总是怀抱着“利他主义”,以为只要取悦别人,就能得到全世界的认可,那你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中——你越是表现得“好”,别人就越看不起你。事实上,利他主义者是在对自己进行操纵!他们的“老好人行为”,才是使自己陷入 绝境的最主要的原因。 别做自己的心理操纵者——“老好人”的困境 取悦他人,你也得不到认可——被贬低的人格 付出越多,就越得不到——氧气效应 不愿答应,就问心无愧地说“NO” 丢掉过度的热心,做个“高冷”的人 点击下载:博弈心理学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博弈 (访问密码:7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