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电子书免费下载_爱书吧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学 >

看不见的影响力 pdf下载

时间:2022-03-15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内容简介 《看不见的影响力》内容简介: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曾提到在经济活动中,正是市场这只无形的看不见的手,调节着供给与需求,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同
 

 
内容简介
 
《看不见的影响力》内容简介: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曾提到在经济活动中,正是市场——这只无形的“看不见的手”,调节着供给与需求,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同样,在社会生活领域,也存在着影响我们而我们却不自知的力量。这些力量是什么,有多强大?《看不见的影响力》重点介绍这些看似无形却又影响我们的信念、推动我们行动的力量,包括违心地附和他人意见的从众行为;说服他人的基本原理及影响说服效果的各种无形手段;群体情境对个体行为的无形影响、群体极化、群体思维等内容。
 
《看不见的影响力》改编自戴维•迈尔斯的畅销教材《社会心理学》(第8版)。戴维•迈尔斯以其“科学的严谨性兼具人性温暖”的写作风格,向我们展现了社会影响力这一激动人心的领域。《看不见的影响力》分为三个主题,“从众”介绍了从众的经典研究、预测因素、影响因素,分析了从众的个体差异,探讨了抵制从众的方法。“服从”介绍了说服的路径、要素,分析了邪教的洗脑手段,探讨了抵制说服的方法。“群体影响”比较了两种相反的社会作用:社会助长和社会懈怠,分析了去个体化现象,探讨了群体极化和群体思维对决策的影响等。为了更贴近读者,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优秀的心理学成果,我们剔除了原著中过于学术性的内容和元素,撷取了读者感兴趣的有意思的主题,增添了一些插图、引言、脚注,图文并茂地向读者介绍了当今社会心理学家对社会影响的科学研究。
 
《看不见的影响力》论述精练生动,编排图文并茂,语言雅俗共赏,是社会影响方面难得一见的经典之作。《看不见的影响力》内容丰富,不仅涵盖了西奥迪尼《影响力》关于说服的主要内容,而且还囊括了从众、群体思维等因素,并且论述更为精练生动、权威深刻。兼具科学性与可读性,戴维•迈尔斯的文笔优美睿智,既适合社会心理学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即使对于没有心理学背景的读者,读起来也是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
 
 
 
 
作者简介
 
 
 
戴维•迈尔斯
 
当今版税收入最高的心理学家,在美国Hope College担任了30余年心理学教授。作为一名杰出的研究者,他因对群体极化的研究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高尔顿•奥尔波特奖。迈尔斯曾在30多种科学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包括世界顶级学术刊物《科学》。他所撰写的《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均是各自领域最畅销的教科书,全球1200多万学生在用它来学习心理学。
 
乐国安
 
1946年生,现为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心理学家委员 会 (ICP) 会员、美国心理学会外籍会员。《心理学报》和《心理学探新》编委、《社会心理研究》副主编、《心理与行为研究》副主编。
 
侯玉波
 
1968年生,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心理学会理事,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及北京大学—香港青年协会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跨文化比较和领导研究。
 
郑全全
 
1948年生,浙江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为浙江省行为科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心理学会理事。全国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心理学会会员。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项目多项。
 
 
 
目录
 
1 从众的经典研究  17
谢里夫的规范形成研究 18
阿施的群体压力研究 25
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 30
影响人们服从的因素 37
对经典研究的反思 44
2 预测从众的因素  60
群体规模 61
一致性 62
凝聚力 64
地 位 67
公开的反应 69
事前承诺 69
3 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  74
规范影响和信息影响 75
4 从众的个体差异  80
个 性 81
文 化 86
5 抵制从众的社会压力  89
逆 反 90
坚持独特性 92
个人后记:因为你是社区中一员 97
说 服 101
6 说服的路径  108
中心路径 110
外周路径 111
7 说服的要素  115
说服者:信息的传达方 116
说服内容:信息特点 125
说服渠道 144
说服对象:信息的接受方 153
8 现实生活中的说服:邪教的洗脑方法  164
态度依从行为 169
邪教有说服力的因素 171
群体效应 174
9 抵制说服的方法  178
加强个人承诺 179
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免疫计划 183
态度免疫的意义 189
个人后记:开明但不幼稚 191
群体影响 193
10 社会助长作用:他人在场的影响  197
纯粹他人在场 198
拥挤现象:众多他人在场 204
他人在场引起唤醒的原因 207
11 社会懈怠:群体中的个体减少努力  213
人多未必力量大 214
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懈怠 219
12 去个体化:群体中的个体失去自我感  224
法不责众:群体失控 225
弱化自我意识 235
13 群体极化:群体对个体观点的强化  238
“风险转移”的案例 239
群体讨论对个体观点的强化 242
对极化的解释 250
14 群体思维:群体对决策的影响  257
群体思维的症状表现 260
对群体思维的批评 266
预防群体思维 271
群体问题解决 274
15 少数派影响:个体对群体的影响  278
一 致 性 280
自 信 281
从多数派中叛离 282
领导是否属于少数派影响 285
个人后记:群体的利弊 289
编者后记 291
 
 
 
 
 
点击下载:看不见的影响力
(访问密码:7509)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