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拾贝集》收录了周有光先生的近百篇文章,是继《朝闻道集》后这位106岁的世纪老人最新的研究心得,以及他近年积累的读书笔记和摘抄,他定名为《拾贝集》,昵称它是一本“休闲读物”。 然而,虽谦称“休闲”,但与《朝闻道集》一样,周老以他独特的风格对人类文明和中外历史经验教训进行了新的审视,对国家、社会和文化发展深层次的问题进行了理性的反思。这些文章平实而高远,简练而睿智,有的几乎达到了见所未见、思所未思的境界,充分体现了周老超然物外的胸襟和气度,开阔而深邃的世界眼光和历史眼光。 《拾贝集》共分为三辑:清流拾贝、浊浪淘沙、以史为鉴。文章虽短小精悍却汪洋恣肆,平淡如水而意蕴深厚;句句真话,字字珠玑,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体现了这位百岁学人的赤子之诚。 编辑推荐 《拾贝集》周有光先生继《朝闻道集》后的又一力作。一百零六岁学人的醒世警言。 作者简介 周有光,1906年生于江苏常州。1923-1927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光华大学。 1928-1949年,任教光华大学、江苏教育学院和浙江教育学院;任职新华银行,由银行派驻美国纽约。1949年回国,担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上海财经学院教授。 1955年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会后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和委员。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聋人手指字母方案》。国际标准化组织投票认定,汉语拼音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ISO 7098)。 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中方三人之一。提倡现代汉字学和比较文字学。出版《汉字改革概论》、 《世界文字发展史》、 《比较文字学初探》、《朝闻道集》等语文专著30余种,发表论文300多篇。1989年离休。 目录 增订版编辑前言 原版前言 第一集 清流拾贝 101 窗外的大树风光 102 《<伊索>的舞台艺术》序 103 圣约翰大学的依稀杂忆 104 端午节的时代意义 105 从“河东河西”到“双文化论” 106 “拼盘”与“杂炒” 107 “不爱祖国爱美国” 108 “多极化”与“一体化” 109 中小学生睡眠不足 110 “简化”与“今译”之辩 111 东亚四小龙的起飞 112 芬兰:手机大国 113 不丹王国的民主化 114 江南在哪里? 115 《百岁新稿》自序 116 动物的恩仇意识 117 走进世界 118 漫说太平洋 119 学写八股文 120 有书无斋记 121 天圆地方说 122 20世纪的来客 123 学而不思则盲,思而不学则聋 124 文化穿梭机 125 残酷的自然规律 126 看守高粱地 127 《现代汉字学》序言 128 东洋变西方 129 日本新语文的旗手 130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 131 人类历史的演进轨道 第二集 浊浪淘沙 201 冥王星下岗 202 人在水中千万年 203 梦想飞机的虚拟工厂 204 日本孩子少于狗 205 鹦鹉捉贼 206 大雁粪雨 207 光绪被害新证 208 卢作孚之死 209 老舍之死 210 辩证法和唯物唯心 211 马克思的哲学推理 212 剩余价值和信息化 213 伪科学和假教授 214 思想控制的新技术 215 大同与小康 216 “国将兴,听于民” 217 历代的学生运动 218 “打倒孔家店”的误传 219 伊比利亚文化 220 玛雅文化 221 “食衣住行信” 222 诗歌之页(11首) 223 胡美和湘雅医院 224 郭秉文和东南大学 225 经济学的沉浮 226 心理学的沉浮 227 京杭大运河 228 蒙古世系 229 奥斯曼帝国简记 第三集 以史为鉴 301 苏联历史札记 302 闲谈俄罗斯 303 没有哭泣的葬礼 304 快门按下、苏联解体 305 苏联大清洗七十年祭 306 大清洗的清单 307 卡廷惨案 308 阿芙洛尔号巡洋舰 309 普列汉诺夫的遗嘱 310 冯治军评列宁 311 三垄断和苏联解体 312 俄罗斯的知识分子 313 俄罗斯社会的滞后性 314 圣愚崇拜:破解俄罗斯 315 俄国官员变富翁 316 暖房经济效应 317 重塑斯大林 318 斯大林主义 319 斯大林的女儿们 320 蒋经国骂父信 321 南斯拉夫解体 322 红色高棉始末 323 柬埔寨开审红色高棉 324 惩越战争和中越心结 325 乌克兰悼念大饥荒 326 何谓颜色革命? 附录: 1 读周有光《朝闻道集》笔记 2 梁文道:开卷八分钟 3 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许戈辉专访周有光 4 我的爷爷 5 百岁干爹 6 有光一生,一生有光——记百岁校友周有光先生 周有光著作单行本目录 出版后记 点击下载:拾贝集 (访问密码:7509) |